11月4日,2025工业文化发展大会在上海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出席大会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组原组长金书波,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有关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负责同志,有关地方政府负责同志,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部属单位负责同志,工业文化相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社团组织及媒体代表等近400余位嘉宾和代表参加。欧宝网页版页面登录代表也应邀参加本次大会。

会议现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致辞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表主旨演讲

  辛国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孕育出宝贵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各方一道,以发展工业文化为抓手,推动工业遗产等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国已认定国家工业遗产264项、省级近500项,完成170余万件工业版本普查。工业文旅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转型为文创、商业和科技园区,一批工业博物馆成为文旅打卡新地标。

  辛国斌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就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做好未来五年工业文化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加强与有关部门、地方协同联动,一体推进工业文化的保护传承、价值发掘、载体建设和产业培育,弘扬工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支撑价值创造、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文化支撑。要加强保护传承,深入开展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研,建立分级分类保护体系,高质量推进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持续实施工业版本征集工程。要推进载体建设,依托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企业展厅等加快构建国家工博空间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工业博物馆,探索建设数字化工业版本库及沉浸式展示平台。要强化文化赋能,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塑造工业美学,推动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促进工业和信息化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要发展工业文旅,探索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机制,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和产业集聚区,联合文旅等部门推出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推动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文化事业发展。要促进传播推广,大力弘扬工业精神,实施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塑造和传播工程,鼓励支持工业题材的影视剧和文艺作品创作,助力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映昆围绕《“怀旧传承”到“融合创新”工业文化向新发展——2025年中国工业文化发展特征与趋势》作了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映昆分享《2025年中国工业文化发展特征与趋势》

  本届大会以“工韵流芳·共铸华章”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主办。活动采用“1+4+1”整体框架,包括1场开幕式暨主旨演讲、4场平行会议以及1场配套联展活动。多项工业文化领域的重要成果在大会集中发布,内容紧扣行业实践热点与前沿趋势,充分展现了工业文化发展的新动态。